龙岩探索医改新路径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因地制宜推进
三明医改经验的“龙岩实践”
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在长汀顺利召开
“以前怕花钱,常常舍不得按时打针,血糖也控制得不好,现在不一样了。”6月23日,家住长汀县城中心坝73岁的陈梅珍告诉记者,患有糖尿病的她,床头柜里常年摆放着降血糖药物,摊开一沓留存已久的结算清单,可以看到,上面的支出费用持续递减。
以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为例,一支300iu装的3ml规格药物,过去每盒价格183元,现在下降到72元,同样的药量,年开销从4400多元降到如今的1700多元。“不用顾虑病情精打细算过日子,负担可轻多了!”结算单上变化的数字,让陈梅珍真切感受到医改带来的温暖,也见证着龙岩在减轻百姓就医负担上付出的努力。
近年来
龙岩勇担改革使命
因地制宜推进
三明医改经验的“龙岩实践”
特别是2022年出台
“健康龙岩”战略30条措施以来
全市医改步入“快车道”
跑出“加速度”
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数据具有说服力
2024年,省对市卫生健康工作绩效考核中,14项指标全部进入全省前三,其中基层诊疗量占比、县域内住院量占比、医务人员满意度、千人口托位数、千人均床位数等5项重要指标位列第一。凭借这些亮眼成绩,龙岩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城市和医保DIP付费改革试点城市,多项改革经验获国家点赞推广,成为医改领域的“闪亮名片”。

福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效果图(龙岩市第一医院)
党政主导 攥指成拳破藩篱
“医改的‘硬骨头’,难就难在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三医’(医疗、医保、医药)真联真动真协同。”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蓝凯英坦言。为此,龙岩将破解“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难题作为深化医改的首要突破口,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从顶层设计破题,构建起“党政主导、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的新格局——
●市县两级均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双挂帅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项工作小组,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医改日常推进工作机制,实行医疗、医保、市场监管等“三医”部门领导交叉兼职。
●成立卫健行业党委,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稳改革方向舵。
机制的优化显著提升了效率
据介绍
与改革前比
龙岩医改政策制定和执行效率
提升了约60%
2024年以来
累计解决价格调整
集采落地等堵点问题43项
四级医防 织密网络强基层
前段时间,上杭县患者范先生因肝恶性肿瘤伴坏死,腹痛明显。在上杭县医院血管介入科就诊后,经多学科联合会诊并结合患者及家属治疗意愿,来自龙岩市第二医院的肝胆外科专家简以增为其主刀施行肝动脉栓塞手术。目前,范先生已进入康复理疗阶段。
范先生在此次就医过程中享受到的便捷,得益于龙岩全域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针对“上级沉不下、基层接不住、百姓信不过、病人留不住”的分级诊疗困境,龙岩积极构建起全域覆盖、功能互补、连续协同的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服务体系——
●在市级层面,布局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组建肿瘤、传染、精神卫生、中医康复等四大专科联盟,建设卒中、胸痛等一体化学科,提升区域诊治同质化水平。在县级层面,于7个县(市、区)成立总医院制,并实体化运行,建立“一院五部八中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运行机制。
●在乡级层面,高标准打造30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一般卫生院,形成整合型区域横向医共体,并开展“一院一品”特色专科建设。
●在村级层面,在常住人口800人以上行政村,由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一体化村卫生室,实行药品、人员、财务等“六统一”管理,筑牢健康“最后一公里”。
长汀县濯田中心卫生院
这张越织越密的健康守护网成效斐然
▼▼▼
2024年
全市县域内住院量占比提高至89.23%
基层诊疗量占比提高至61.92%
均居全省首位
病有良医
更关键的是培养一批百姓身边的
好医生、好护士
●龙岩大力推进医疗资源下沉,二级以上医院组建132个专家团队常驻乡镇帮扶,2024年下沉诊疗9.6万人次,推动98项新技术新项目落地基层。
●通过推行“3包1分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村级网格化管理小组,如今,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从2022年的84.7%提高到2024年的88.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更多群众拥有了身边的“健康守门人”。

龙岩市第二医院30余名专家团队下沉象湖镇下德安村
项目驱动 精准赋能促跃升
近日,福建省财政厅、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下达2025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龙岩获得市本级570万元、全市840万元的奖励金额,分别位列全省第一、第二,这为龙岩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再添动力。
龙岩紧紧抓住实施国家公立医院改革
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重大机遇
以“四大项目”为抓手
清单式、全域化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有力促进全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实施医疗能力提升项目。投入3.485亿元,围绕“强专科、提技术、优服务”目标,系统实施“头雁”“孵化”“急救”“岐黄”“暖心”“红医”等六大工程。建成2个国家级、18个省级、6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国家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7个县域急诊急救四大中心全面建成,全市“120”统一调度,出车反应时间缩短70%。
●实施就医体验提升项目。投入3.304亿元,健全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深化医保DIP付费改革,试点开展门诊APG付费,实行“打包支付、结余留用”机制。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和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样板建设,打造“一站式”“全流程”“无陪护”服务,推行“免陪照护病房”等群众可感可及十件事,2024年出院患者满意度全省第二,医务人员满意度全省第一。
●实施人才高地建设项目。投入1.444亿元,大力实施“百名华佗入岩”“岩籍名医雁归”和“十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2022年以来,全市共柔性引进专家团队82个,引进硕士以上医学人才180名,建立“罗颂平全国名中医”等名医工作室73个,填补48项医疗技术空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名医工作室揭牌仪式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龙岩市中医院工作站签约仪式举行
●实施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投入2.997亿元,推进“三医一张网”工程,整合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数据互联互通。搭建市级医学影像云平台、县域资源共享“八大中心”,实现县域内检查检验结果100%互认。
龙岩医改的轨迹里
有“刀刃向己”的魄力
更有“人民为心”的坚守
如今
在这片孕育红色基因的土地上
正把医改写成温暖的民生答卷
龙岩医改以党政主导破题、以四级体系筑基、以项目驱动赋能,多项亮点的数据,印证了“把医改写成民生答卷”的承诺。未来,我们要继续努力,结合自身实际再调适、再融合,走出遵循医改规律又符合自身实际的全面深化医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