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变革源于龙岩去年
创新推出的一项重磅举措——
聚焦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的“急难愁盼”
推出改善就医“群众可感可及十件事”
系统推进流程再造、服务升级、技术创新
覆盖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
甚至出院后的全流程
2024年龙岩出院患者满意度全省第二
医务人员满意度全省第一
“关键小事”
破解就医“老大难”
把群众的“关键小事”
当作“心头大事”
龙岩推出的“群众可感可及十件事”
犹如精准“药方”
直击百姓就医的痛点
曾经,办理出生证、户口等是新手父母的麻烦事。如今,全市设有产科的医院均推出了“新生儿出生七件事项集成一次办”服务,二孩爸爸龚先生日前在市第一医院产科病房,不到半小时就通过手机办完手续。

龙岩市第二医院产科护士集中为孕妇家属讲解“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办理流程
看病时间也不再“挤破头”了
龙岩22家医疗机构开展“无假日门诊”“夜间门诊”医疗服务,门诊开放率达100%。“夜间门诊开放后,年轻患者比例增加了40%。”市第二医院皮肤科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龙岩推广多学科会诊制度
●对于初次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和需手术治疗的肺结节患者,由多学科进行会诊,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各医院推出的“出院患者专科随访”服务,也让患者真切感受到医疗服务的温度。
而针对流程繁琐这一突出问题
龙岩推出“出入院服务直通车”服务
●将医保审核、费用结算、检查预约等环节整合到病区,实现床旁结算、“当日出院、当日结算”。
●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一次就诊一次付费”模式,大大节约了患者及家属的宝贵时间。
数字赋能
看病就医更便捷
连城县莒溪镇的俞先生近日到市第一医院就诊时发现,此前在县医院拍的CT片和检查检验报告在这里也可以互认。“以前在县里做的检查,转到市里医院又要重新做一次,没想到这次不用再检查了。”俞先生告诉记者。
据了解,龙岩推出的医改十件事中,多项举措依托数字技术,打破了传统医疗的壁垒,实现服务更智能、更便捷——
●疫苗接种全预约制度,将预约时段精准到30分钟,让家长告别抱着孩子排长队的景象;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方面,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对医学影像检查检验共计174项进行互认。更贴心的是,龙岩建成市级医学影像掌上云平台,实现公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全覆盖,近两年节约费用超5500万元。
●“无陪护”病房的推广,是龙岩医改的一大亮点。自2023年10月启动“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以来,目前全市共有12个试点医院33个试点病区,试点病区床位总数1659张、护士总数584人、护理员总数290人,累计服务人数23760人次,试点病区“无陪护”率达59.25%......

通过流程再造打破就医壁垒
以数字赋能提升服务效能
“群众可感可及十件事”
不仅实现了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更构建了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
全链条服务生态
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医改带来的红利
“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采取‘多一点便捷、多一点帮助、多一点温度、多一点温暖、多一点沟通、多一点宣讲’等暖心举措,实施‘暖心就医惠民八件实事’,切实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蓝凯英告诉记者。
龙岩用十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让医改的成果真正装进了群众的心里。这不仅是流程的优化、技术的应用,更是服务理念的深刻转变,即让医疗更可及、更便捷、更温暖。龙岩的探索,为破解群众“看病烦”“就医繁”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样本。未来,期待这份“可感可及”的清单不断延长,惠及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