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龙岩市卫健委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纪委监委的督导要求,在市纪委监委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倾听群众呼声、办好民生实事,将群众满意作为整治突出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了改善就医“群众可感可及”十件事。
龙岩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7月29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传解读我市在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面推出的“改善就医‘群众可感可及’十件事”政策。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蓝凯英,市纪委常委、秘书长杨丹,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疾控局局长陈宝洪出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高营光主持。
发布会上认真解读了龙岩市“改善就医‘群众可感可及’十件事”包括:
🔺一是推广“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事项。在全市设有产科的医院内出生且未满6个月的婚生新生儿推广实行“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包含出生医学证明、预防接种、户口登记、社保卡、医保参保缴费、生育医疗费用报销、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登记等服务事项,形成“一件事一次办”的服务模式。
🔺二是开展“无假日”“夜间门诊”医疗。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提供“无假日”和“夜间门诊”服务,门诊开放率达100%,有效满足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就诊需求,尤其对于上班族和学生群体来说更加便利。
🔺三是实行“出入院患者直通车”服务。通过优化出入院流程,在病区提供出入院手续办理、医保审核、住院结算、检查检验预约、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等“一站式”服务。推行床旁结算、“当日出院、当日结算”、送药到床等服务,让患者及家属真正享受到“一站办好”便捷舒心的就医服务。
🔺四是基层医疗机构疫苗接种实现“全预约”制度。全面推行网上预约制度,预约时段精准到30分钟,大大缩短群众接种候诊排队时间。
🔺五是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一次就诊一次付费”。在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多种付费渠道,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一次就诊一次付费”便捷服务。
🔺六是推广多学科会诊制度。对于初次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和需手术治疗的肺结节患者由多学科进行会诊,通过多学科会诊,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制定治疗方案,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七是推进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对医学影像检查项目3类55项、临床检验项目7类73项进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八是实现影像诊断掌上共享。全面实现医学影像共享调阅。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检查检验数据产生24小时内上传至共享平台,实现网上自助查询。
🔺九是推广出院患者随访制度。为患者提供院外康复和延续性治疗的指导,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患者出院三天内对所有出院患者由经治医生实行专科电话随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提供就诊绿色通道,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十是扩大“无陪护”病区试点工作。在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开展“无陪护”病区试点工作,病区达到总病区数的10%。龙岩市第一医院将从原有1个试点病区扩展到5个以上试点病区,有效推动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护有机结合。
每件事都从服务群众视角出发,围绕解决好群众看病就医体验,实行3项制度7项举措,力争用3个月左右时间取得成效并常态长效推进,让广大群众可感可及。